什么才叫可操作性呢?
|
|
|
|
|
|
说到大盘,人人关心,人人担心,但由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仍然共同重仓价值蓝筹品种,他们以价值投资为大旗,尽管大盘出现震荡,忽忽悠悠,但总是能够化险为夷。
想想也是,股市有股市的定价规则。现在市场流行整体上市。但中国银行似乎就不懂这个,一上来就这么大一家伙。结果,不是被机构当作股票投资,而是当成了推动或打压股市大盘的工具。试想:如果中行当初也来个分拆上市,价格肯定不是现在这样。堂堂国家级银行,在世界500强中能上榜,但在股市上远远不及一些地方小信用社改造而来的地方小银行。打个比喻吧,一头猪让它吃饱喝足了一整头出售,肯定不如将那猪大卸八块,然后分拆、分装出售更值钱。分拆出售,不要说猪身上的那些零件了,就连那猪身上的猪毛,都能卖出钱来,这样一整,人们还说是价值投资。
很多时候,商品的价值,其操作价值比商品本身的价值还要高。这是现实。
现在的股市,尽管指数已经很高了,但问题不是出在指数上,而是出在操作上。目前的市场背景下,指数似乎很难真正的跌下去,但中小投资者的股票可操作性难度却非常大。想操作的股票吧,不是热点,很难短期见效。上涨的股票吧,看着是在涨,但买了心里也不踏实。在股市上,人们都有这样的感受,一只股票看着好看和买了好受,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对于大盘,我仍然觉得如果没有意外(比如说政策出现强力调控措施),很难深幅回调。为什么?这大盘就像一座大厦,而支撑起大厦的架构是相当有力量的。这个架构就是机构投资者,他们钱太多了。很多时候,当我们觉得赚钱难,觉得股票的价格太高或涨的太多。我们也会想:机构投资者将股票折腾这么高,他们怎么出来啊?还替机构担心呢。现在来看,人家机构投资者似乎还没有出来的打算。现在机构投资者多,队伍还在不断发展壮大。你赚了,出来了,原来的地方就可能被其它新的机构挤进去占领了。出来了,你还得找地方再投进去。而真正好的股票,符合机构投资口味的股票,却是越来越少。因此,我们看到,每次大盘震荡,机构重仓的品种很少出现真正的筹码松动。即使出现了短暂的抛售向下破位,但很快又会被等在外面的资金给补回去。机构投资者对于一大批蓝筹品种的持有,就像防洪抢险时的严防死守,一个地方出现了“漏洞”,很快就会被堵住。机构投资者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满怀信心地坚守,呵护着他们的价值。
高价股越来越高,这意味着一般投资者可操作性日益缩小。近期捆绑、扎堆上市中小企业板股票,也是一步登天,首日开盘升幅都在200%到500%,股价一般都在30、40、50,甚至更高。北京银行发行,中签率仅在1%以下,冻结资金创出历史新高。据报道,首只股票型QDII基金首日募资约500亿。这些信息,只能说明“流动性过剩”的庞大资金,纷纷寻找投资方向。股票市场上近期大盘高企难下,股票选择的可操作性矛盾较大,但投资者选择股票的步伐却在加快,一批前期滞涨的题材型股票日益趋向活跃。一旦市场在投资方向上达成默契,投资者的操作欲望和可操作性也会大幅提升。眼下,投资者大多处于可操作性选择的困惑与矛盾中,大盘不可能停留下来等待你的选择。因为是牛市,资金背景雄厚,市场没有那么好的耐性去等待。大盘会继续向上震荡,牛市将继续,投资者的可行性选择,关键在心态,关键在理念。
(本文来源:11159股票学习网 http://www.11159.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