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权证投资的历史机遇
为配合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规范权证业务运作,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沪深交易所先
后发布了《权证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利用权证这一工具进行股权分置的试点很快就会推出,那么,权证到底是什么?会对市场有什么影响呢?
一、权证的概念
权证,指的是由上市公司或第三方发行的、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或以现金结算方式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一份完整的权证包括标的、有效期、行权价、认购比例、行权条件、货币单位、交割方式等要素。
二、权证与股票期货的区别
首先,有存续期,3个月以上18个月以下,一旦存续期满将因行权或其他原因而
消失,而股票只要不退市可以一直存续,可转债为3到6年。
其次,权证引入了做空机制,其中认沽权证可以通过标的股票的下跌而获利。
再次,权证的风险和收益远远大于股票,股票即使退市到三板,也可能有每股几分钱,而权证到期不行权或不结算就血本无归,权证盈利时也可能是数千倍的。
第四,权证交易将采取T+0方式,涨跌幅限制也较标的股票相应放大,当权证的流通数量低于1000万份时,只参加每日集合竞价。
权证与期货合约的区别是,权证只有行权的权利而无行权的义务,而期货到期必须交割,因此权证不会受到逼仓。
三、权证的魅力
权证的魅力来源于极强的杠杆效应。比如说A上市公司,市价为10元,发行的权证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为0.5元,发行契约规定投资者可以在12个月后以8元的价格买入A股票,那么,A股票在12个月后的价格必须是8.5元,投资者才能获利,但如果一年后,A股票因为市场低迷或公司业绩因素出现下跌,价格只有8元或8元以下,那么,投资者购买权证的0.5元就全部付之东流。但如果12个月后,因市场因素或公司业绩因素,A股票的价格达到了12元,那么,你投资权证的收益就是12元减去8.5元,结果就是3.5元,也就意味着你现在以0.5元买入的权证,12个月后的收益是3.5元,收益率达到600%。
四、权证的历史
全球最早的权证可追溯到1911年的美国。当时,一家名叫美国电灯和能源公司(American Light&Power)发行权证进行了融资。
权证出现虽早,但受重视较晚。上世纪60年代,许多美国公司利用股票权证从事并购其他企业的融资,由于权证相对廉价,因此部分权证甚至被当成了推销手段,有点类似"买电脑赠保险"之类的手法。当时的美国,在债券发售出现困难时,常常以赠送股票权证加以"利诱"。权证在控制风险、进行投机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则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
目前,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权证是一个极其风靡的交易工具,以德国交易所为例,截止今年4月底,上市公司只有797家,但同期挂牌的衍生权证数量则高达32276只。亚洲市场,尤其是香港的权证市场也非常发达。
我国股市曾引入过具有认股权证性质的配股权证。第一个权证产品是1992年沪市推出的飞乐股份股票的配股权证,以后是金杯权证、申华权证,1995年和1996年沪市又推出江苏悦达、福州东百等股票权证。1992年产生大批暴发户的认购证,从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权证。该权证价格30元,后被炒至几百元。
深市陆续推出过厦海发、桂柳工、闽闽东、闽福发、丽珠、吉轻工、湘中意、宝安证等股票的权证。 深市权证炒风由"宝安权证"引发,该权证从4元涨至20元。最奇的是"宝安权证"的内在收益率始终是负值,随着权证的期限到期,暴跌成一堆废纸已不可避免。但这并不妨碍权证炒风爆发。
权证的重大利好发生在1995年初。在1994年11月,部分主力先炒基金,到了12月份又开始炒权证。从基金转到权证和一则消息有关:厦海发、吉轻工、湘中意等六家公司宣布,公股权证暂不配股,交易日期延迟到1995年年底(后延期到1996年6月),若公司分红配股,权证按比例增加。 此举引来不少炒家,厦海发、吉轻工转配A权复牌后的开盘价比正股价还高,分别达6.78元和5.24元;而吉轻工的正股价才3元多,令人咋舌。 不过后来,由于权证种类的单一以及当时价值发现功能的缺乏,权证沦为炒作工具,大起大落,最终淡出了A股市场,但这并不是说明权证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工具,而只能说当时的A股市场不适合推出权证。
五、权证的作用
一是权证具有价值发现功能,因为只有预计未来股价高于目前价格时,投资者才参与交易;而只有优质的上市公司,才可能实现这种预期。因此,权证的推出有利于绩优蓝筹股的价值发现。
二是为股权分置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分析我国以发行流通权证来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出发点:一是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目前已知的送股和缩股等方式只适合部分上市公司,对一些上市公司尤其是非流通股比较少的公司并不合适,因此需要寻找更多的解决方式。其次就是无论是送股或缩股,在补偿的问题上没有一个可以借鉴的标准,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往往分歧比较大。采用权证的方式,意在将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交给市场自己去评判,理论上能使补偿趋向合理水平。总之,在我国目前市场背景下,权证为股权分置改革提供新的路径选择。比如,已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三一重工假设采用认股权证的方式解决股权分置,该股非流通股东是18000亿股,流通股东是6000万股,构成3:1的比例关系;如果以一股非流通股设定一股权证,那么,每个流通股东每持有1股三一重工可无偿分得3股权证,同时三一重工的非流通股东获得流通权,这就等于流通股的含权价格通过权证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得到体现。但如果三一重工的每1份非流通股权要流通,就得在二级市场购买对应的1份流通股的权证,这样就达到了流通股权的含权机会。在交易期间,一般投资者也可以参与此权证的交易,如果预期未来的股价上涨,投资者就可以买入权证,反之亦然。
六、权证的投资机会
权证的推出不仅仅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工具,也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按征求意见稿的要求,权证的标的股票必须流动性好,符合最近20个交易日流通股份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6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累计换手率在25%以上、流通股股本不低于2亿股等条件,这决定了标的股票是大盘蓝筹股的可能性很大;申请上市的权证不低于5000万份,因此市场有可能会提前挖掘能够推出权证的大盘绩优股,我们推断,伴随着股权分置试点方案的推出,权证板块有望浮出水面。
一是在未来一至两年的业绩仍然存在着持续稳定增长的个股,因为这就赋予了他们的股价在明年会高于今年的能量,比如电力板块的长江电力、申能股份等,公用事业性质的业务能够保证公司的业绩稳定增长。还有高速公路板块,作为在今年以来最为活跃的板块之一,他们的换手率均达到了25%以上,而且他们由于高速公路资产质量庞大等因素,较为符合《办法》中规定的条件,所以,中原高速、粤高速、现代投资等个股值得关注。
二是目前市价低于净资产值的个股,尤其是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股,因为此类个股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中,是很难以对价方式解决的,毕竟净资产值是高压线,所以,权证方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比如说只要规定行权的条件是每股净资产就可以达到顺利解决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目的,循此思路,那些跌破净资产的大盘绩优股如钢铁股等最有可能采取以权证方式进行全流通。其实,这几年中国股市经历了数年的结构性调整之后,确实有部分行业的估值已与国际市场接轨,尤其是宝钢、武钢等为代表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该板块的市盈率水平甚至可以说比目前美国同类企业还低,估计宏观调控导致的钢价下跌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随着权证方式的推出,钢价一旦出现企稳或反弹,那么钢铁板块将会有不俗的表现,所以应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