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
|
|
|
|
|
|
Ⅳ、对每一元的留存收益,确认公司已经产生出至少1元的市场价值
巴菲特的快速测试中,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即公司股票市值增量应该至少不低于留存收益的数额。
举例1:可口可乐公司1980-1987年,每1美元的的留存收益产生了4.66美元的市场价值。1988年以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价格走势异乎寻常。股价从10美元开始到1992年上升到45美元。公司的市场价值从1987年的141亿美元,上升到1992年的541亿美元,由上升到1998年底的1470亿美元。从1987-1992年,公司每1美元的留存收益为股东创造了9.51美元的市场价值。巴菲特的投资收益也非常巨大。
举例2:《华盛顿邮报》公司。从1973-1992年,该公司为股东赚取了17.55亿美元的利润,其中分配给股东2.99亿美元,公司保留了14.56亿美元用于再投资。1973年公司市场价值为8000万美元,到1992年达到27.1亿美元。公司价值增加了26.3亿美元。这20年里,公司每1美元的留存收益为股东创造了1.81美元的市场价值。
四、市场方面的准则
巴菲特认为理性的投资有两个要点:确定公司的内在价值,并且能够以比较大的折扣买到这家公司的股票。
Ⅰ、确定公司内在价值
评价公司股票的价值的三种方法:清算价值法、继续经营法、市场法。用继续经营法来确定公司的价值,要知道公司的现金流和折现率。而这两个变量非常难以确定。巴菲特认为,如果他不能确信公司到底会产生多大的现金流,他就不会去估价这家公司。他认为微软公司他难以估算现金流,因此他不买微软公司的股票。巴菲特用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因为他不购买有较高债务水平的公司股票,这明显地减少了与之关联的财务风险。而他又集中考虑利润稳定并且可以预计的公司,这样经营风险即使不能完全排除,也是非常低的。
举例1:1988年,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公司的市盈率为15%(收益率为6.6%),比市场平均水平高30%。股票价格是帐面价值的5倍。他之所以购买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是因为他看好可口可乐公司非凡的前景。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东收益为8.28亿美元,美国30年国债的到期收益率为9%左右。如果用9%去折现,那么可口可乐公司的内在价值为92亿美元。但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它的市场价值已经达到148亿美元,这说明巴菲特对可口可乐公司的出价可能过高。但92亿美元反映的仅仅是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的净现金流的现值。既然市场愿意付出1.6倍的价格,说明市场已经考虑到了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当一家公司可以在不增加资本就可以增加其现金流量时 ,折现就可以取无风险收益率与净现金流增长率之差。1981-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的净现金流以17.8%的速度增长,比无风险收益率要高,这时,可以用两阶段估价模型来估算股票的内在价值。假设可口可乐公司在以后10年中,以15%的速度增长(这一假设是合理的,以为,前7年的增长率为17.8%),到第10年,净现金流为33.49亿美元。在假设从第11年起,净现金流增长率降低为5%。折现率取目前30年期国债收益率9%。那么,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内在价值为483.77亿美元。即使将前10年的增长率调低为12%,内在价值仍为381.63亿美元;如果将前10年的增长率调低为10%,内在价值仍为324.97亿美元;如果干脆把净现金流增长率调整为5%,内在价值还有207亿美元。比目前的市场价值148亿美元要高很多。
举例2:《华盛顿邮报》公司。在1973年,《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市场价值为8000万美元。而巴菲特估计该公司的市场价值在4到5亿美元之间。巴菲特是如何估计的呢?《华盛顿邮报》公司1973年的净利润为1330万美元,折旧(文章来源:11159股票学习网 )摊销为370万美元,资本性支出为660万美元。因此,该公司1973年的股东收益为1040亿美元。如果按无增长进行股价,用美国政府长期国债在1973年的到期收益率6.81去折现,那么公司的价值大约为1.5亿美元,大致为当前市场价值的2倍。巴菲特认为,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家报纸的资本性支出将与折旧和摊销费相抵,因此净利润将与股东收益大体相等。这样,分子就变成了1330万美元,会得到1.96亿美元的市场价值。如果到此为止,那么前提假设就是股东收益的增加将等于通货膨胀的上升。而报纸有非同寻常的价格操纵权,因为大多数报纸在它们的社区内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它们可以用高于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收费。假定《华盛顿邮报》公司有能力抬高实际价格3个百分点,则公司的内在价值将接近3.5亿美元。而公司目前的经营利润率为10%,低于15%的历史水平,如果通过努力,实现15%的经营利润率水平,那么公司价值将增加,最终达到4.85亿美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