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查理·芒格和我本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永恒持股,但我们真正能找到的却凤毛麟角。光是取得市场领导地位并不足以保证成功,看看过去几年来通用汽车、IBM与西尔斯这些公司,都曾是领导一方的产业霸主,在所属的产业都被赋予了无可取代的优势地位,大者恒存的自然定律似乎牢不可破,但实际结果却不然。也因此,在找到真正的真命天子之前,旁边可能还有好几打假冒者。
——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认为,股市下跌过程中的分期建仓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他自己从来没说过他会抄底股市,所谓“抄底”是别人强加给他的形象说法。在他来看,只要内在价值到了值得投资的区域就可以买入,无所谓抄底不抄底这种说法。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6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虽然他一生都在追求永恒持股,可是值得他永恒持股的股票却是凤毛麟角。仅仅处于行业的领导地位还不够,所以谁都不能轻易说自己在最低价位买到了一只好股票。
巴菲特的股市投资经历非常丰富,他深知妄谈股市抄底的风险。想当年他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在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后抄底1931年股市,结果导致破产;巴菲特的“精神之父”菲利普·费雪在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后,大量买入自认为很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内就损失了几百万美元。
中国大陆的一位基金投资者,当初在中国台湾地区股指1000多点时进场,在股指涨到10 000点时全部抛空,原来的50万元资金增值到8000万元,手上掌握的全都是现金。后来股指上冲到12 000多点时她依然不为所动,当指数跌到只剩下7000点时,她觉得这时候应该可以抄底了,于是全仓进入,没想到3年间股指又跌掉5000点,她的财富依然回到了原来的50万元起点。
香港有位投资家在1972年股指上涨到1200点时看空股市,结果差点儿被公司解雇。1973年股指上涨到1773点后大幅度下跌,一直跌到1974年7月的290点,他想这时候股市应该到底了,于是拿出全部积蓄50万元港币抄底某只蓝筹股。当时该股票的价格已经从1973年的每股43元跌到元,孰料后来的5个月内股指暴跌到150点,该股票的价格也只剩下元,这次抄底让他亏损了81%。
巴菲特深知,股市抄底并不是这么好抄的,究竟有没有到底部,可谓见仁见智。就拿这次金融海啸来说,巴菲特和投资大师詹姆斯·罗杰斯的看法就截然相反。
就在巴菲特忙于抄底金融海啸时,詹姆斯·罗杰斯依然看空美国股市,他认为2008年的美国股市非常像1931年,股市还将继续下跌。他的原话是:“股市已经创出底部了,但这还不是最终底部。”
表面上看,美国股市的发展轨迹似乎证明詹姆斯·罗杰斯的观点是正确的。一个明显事实是,自从巴菲特买入高盛集团、通用电气公司股票后,即使巴菲特发表了唱多股市的署名文章,美国股市依然不争气,依然在一个劲地暴跌,并且创出了5年来的最低点。
很显然,这时候投资者如果跟随巴菲特一起抄底,短期内必然难逃被严重套牢的结局;相反,如果追随詹姆斯·罗杰斯的观点按兵不动,则不但可以逃避短期被套的命运,而且还会捡到更便宜的股票。
这一现实说明了两点:一方面,证明巴菲特从来不夸口自己能抄底股市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在一个下跌市道中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另一方面,巴菲特没有抄到底(事实上他也根本不关心这一点),并不表明他的投资就是失败的。
最好的证明是,2007年巴菲特抛空中石油H股后股价一路上升,面对那么多人的指责和惋惜,巴菲特不为所动,但最终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如果他在股市最高点时出售股票,凭他那么大的股票持有量,也是无法在短期内走掉的。当整整一年后,2008年年末中石油H股价格跌到6港元以下时,还有谁在指责巴菲特当初以每股平均13港元的价格抛掉该股票吗?一个都没有。
从历史上看,巴菲特确实不是抄底专家。对此他自己也坦言,他无法估计股市的短期波动,对股票在一个月或一年内的涨跌不敢妄言。但事实证明,他对股市行情的判断往往比市场走势提前一到两个季度,而这就足够了。
归根到底人人都说要抄底,然而在巴菲特眼里,所谓底部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而且这个区域指的不是股指,而是股票内在价值。因此,在巴菲特看来,只要股票内在价值进入了值得投资的区域,这时候就可以抄底了。
从这个角度看,巴菲特和詹姆斯·罗杰斯的观点交锋并不存在谁对谁错,关键是投资理念不同,是中长期投资和中短期投资的区别。
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也是这样:如果你是中长期投资者,并且投入资金较多,那么建议效法巴菲特,分期分批建仓;如果你是中短期投资者,投入资金不多,又喜欢博一博,那就效法詹姆斯·罗杰斯,暂时看空股市,等到股市行情真的面临转机时再买入也不迟。【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股市抄底看似容易做起来难。在巴菲特眼里,所谓底部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并且这个区域指的不是股指,而是股票的内在价值。当股票的内在价值进入值得投资的区域时,投资者就可以抄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