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需要的资料,不管是一般公认、非一般公认还是一般公认以外,都可以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三个问题:这家公司大概价值多少?它达到未来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在现有条件下,经理人的工作表现如何?大部分情况下,简单的财务数字并不能回答以上问题,商业界实在很难用一套简单的规则来有效解释企业的经济实质状况,尤其是像伯克希尔这种由许多种不同产业组成的集团。
——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认为,每当股市暴跌时,投资者更容易发现过去曾经失去的投资良机。他认为,这时候老老实实地读一读各家公司的财务年报,更容易发现投资机会。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8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无论根据一般公认会计准则、非一般会计公认准则或是其他什么制度编制的财务年报,都会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三个问题:一是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有多少?二是该公司今后能否实现投资者的获利回报要求?三是与其他同行相比,公司管理层的表现究竟是不是算得上优秀?
巴菲特认为,虽然投资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从简单的财务数据中找到上述答案,但无论如何,阅读财务年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投资者很可能会从中找到投资机会。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巴菲特曾通过《太阳周报》帮他找到的财务年报,决定投资儿童城基金会。
1969年巴菲特完成了自己平生第一次报业收购,收购对象是他家乡奥玛哈附近的一家《太阳周报》。作为一份周刊,这家报纸没有条件随时报道各种突发性新闻事件,可是怎样才能办出特色来呢?愁眉之际,巴菲特出了一个好主意。
据1977年3月31日的《华尔街日报》报导,1972年的一天,当时的美国议会刚刚通过国家国税管理局的“990PF报表”规则,要求慈善性质的基金会公开披露资产总额。
巴菲特一边在家中老老实实地为巴菲特基金会的非盈利性组织填报表,一边联想到自己作为儿童城基金会的股东,这家基金会是不是也有公开的报表呢?因为在当时,他经常听到有关这家基金会的各种传言。于是他要求《太阳周刊》记者,想方设法帮他去弄一张这家基金会的财务年报来看看。
儿童城基金会最早诞生于1917年。当时有一位瘦弱的爱尔兰天主教神甫在奥玛哈出资90美元,租了一处简陋的房屋,收养了5名无家可归的儿童。随着收养规模越来越大,1938年美国拍摄了一部以他们为原型的热门电影,这样一来儿童城的影响力更大了,机构也慢慢发展成一个举足轻重的金融机构,不仅资助无家可归的儿童,而且还对基金会筹集到的资金进行大规模证券组合投资。
后来,巴菲特花50美元得到了一份儿童城财务报告。他从这份长达100页的报告中了解到,原来这家收养了近700名孤儿、到处哭穷的慈善会机构居然积累了亿美元财富,巴菲特大惊失色。
接下来不用说该怎么做了,巴菲特毫不犹豫地投资该基金会。后来的儿童城基金会成为一家著名慈善机构,收养几千名孤儿,在美国17个城市拥有保育护理机构,1998年信托基金总额高达亿美元。
另外一个例子是1990年初,美国西海岸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加利福尼亚州的许多银行因为贷款资金被住宅抵押所占用,造成了周转困难。在这些银行中,商业不动产拥有量最大的银行是威尔斯法哥银行,它在所有银行股中走势最弱,从每股86美元开始急剧下跌,并且出现了恐慌性抛盘。
这时候的巴菲特又捡起了他的老传统,马上翻出威尔斯法哥银行的报表来看。这一看不要紧,他立即得出了与其他投资者相反的结论。
原来,巴菲特在1969年至1979年间曾经购买了伊利诺伊国家银行和信托公司的大量股票,所以对银行股并不陌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拥有上述股票期间,巴菲特从这家银行总裁那里听到一条秘诀说,判断一家银行经营得是否好,主要看这家银行发放的贷款是不是有风险,而这可以从银行运营成本增减、是否经常贷错款、是否有坏账损失上看出来。
巴菲特通过对威尔斯法哥银行财务报表的研究,发现该银行自从卡尔·理查特1983年担任总裁以来,经营业绩一直不错,不但收益增长率、资产回报率高于同行平均水平,而且运营效率在整个美国是最高的,放款业务非常结实,毫无风险。
巴菲特由此得出结论说,虽然这家银行的商业不动产比率在同行中最高,可是这些不动产贷款造成损失的风险微乎其微,与整个银行业存在金融恐慌性风险相比形成了鲜明对照。
巴菲特是这样算账的:该银行当时的税前年收益即使扣除贷款损失3亿美元,余额仍然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即使按照最坏的结果估算,即包括商业不动产在内的所有480亿美元贷款全部损失10%,也只相当于银行本金的30%,仍然可以不亏损!
所以,当威尔斯法哥银行股票价格暴跌了50%后,巴菲特于1990年10月投资亿美元购买该银行10%的股份,成为这家银行的最大股东。事实证明,巴菲特的这项投资决策完全正确。【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读一读财务年报会有助于发现投资机会。当然,读年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掌握会计知识,还必须了解行业特殊情况,更要善于识别会计舞弊行为,才不至于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