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是一个和现货相对应的专门名词,期货交易是一种和现货相对应的交易方式。既然有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货买卖,为什么还会产生期货呢?简单地说,期货的产生是出于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
远古时代的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例如印度、希腊、罗马等就已经出现过带有期货性质的、远距离的或远期的商品交易。我国宋代的青苗法也带有一定的期货性质。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成立,标志着现代期货市场的出现。
19世纪初期,芝加哥是美国最大的谷物集散中心。在当时的条件下,交通极为不便,信息传递落后,仓库又少,农产品价格常常发生波动,农民和粮食贸易商都无所适从。为了避免大规模的损失,农民和商人们开始进行远期交易,双方确定一段时间后(比如下一年)买卖的数量和价格,到期时按照商量好的价格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1848年,82位商人(包括农场主、农产品贸易商和加工商)发起设立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在成立的初期为会员提供的仍然是远期交易。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远期合同在交易中遇到很多实际困难:质量、价格、等级、交货时间和地点等方面都由双方自己商定,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合约签订后能否履行与买卖双方的信用有关。如果市场情况出现变化,违约风险和交易纠纷的情况就会大大增加。
为了进一步规范交易,降低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1865年CBOT推出了第一个标准化的期货合约——玉米期货合约。和远期交易不同,期货合约由于是标准化的,减少了很多交易中的纠纷,不仅可以在到期时像远期交易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可以在到期前对合约进行买卖活动。由于摆脱了一定要在到期时实现钱货两清的限制,期货交易迅速发展起来。这种对合约的买卖就成为期货交易的主要活动。而具有远期交易特点的到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活动占期货交易的比例越来越少。
之后,为了确保履约,CBOT推行了保证金制度,并成立了结算机构,有组织的期货交易终于成形了。最初的期货主要是农产品,例如大豆、棉花等。随着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出现了铜、铝等金属期货和石油等能源期货。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金融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各国货币和美元脱钩,浮动汇率制建立起来。西方国家也放松了对利率的管制,导致汇率、利率和股票价格不断波动。这些金融指标波动带来的风险,令投资者头痛不已。为了有效规避这些风险,市场上出现了金融期货。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推出了历史上第一个外汇期货,标志着金融期货的诞生。此后,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陆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