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出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将“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为农民增加消费提供便利”。商务部启动“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改造传统“农家店”,财政支农力度前所未有。所有这一切都将为中国零售商业企业开辟农村市场创造一个崭新的机遇。
1.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购买力逐渐增强。中国政府近些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后,农民收入状况明显改善。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 255元人民币,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5.5%,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降幅快于城镇家庭。城乡市场增长幅度的差距,由2004年的4个百分点缩小到2.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支撑着不断扩大的农村消费。另外,“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今后五年要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增长5%的目标,这意味着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基础上,到2010年农村居民纯收入将从现在的3 250元人民币增加到4 150元人民币。我们预测,在“十一五”后期,经济结构调整应能够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国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预计会超过5%。
2.引导中国农村消费需求的空间巨大。根据人口统计资料,2005年,中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7%,但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32.9%。对于统计资料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从消费数量、质量和结构来看,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至少比城市居民落后10年;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也至少比发达地区农民落后15年。2004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低于城市零售总额的增长。而2005年出现的明显转机表明,农村消费方兴未艾,增长空间很大。商务部对全国1万户农民的抽样调查显示,想要购买冰箱、计算机、洗衣机、摩托车、空调机、手机的农民比例都在20%以上。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拉动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家电普及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
3.“十一五”期间政府支农力度空前。2006年的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支出将达3 397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实际执行数增加了422亿元人民币,增长14.2%。按照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讲话精神,2006年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政府对农村的支持还将继续加大:
第一,财政性建设资金向农村倾斜。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安排大幅倾向于农村,政府提出,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更多地向支持农村建设转变。国债和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总量也要高于上年。各类金融机构也要调整信贷投放结构,切实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第二,加大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对郊区和所属县乡的投入,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同时组织城市有关单位和企业帮扶农村,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
第三,政府财政将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鼓励,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要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从2006年起,用两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另外,还将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的推进力度,较大幅度地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扩大合作医疗试点县范围,争取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合作医疗制度。
上述政策对改善农村消费设施建设和为农民减负增收,稳定消费预期,促进农村消费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