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采用基准增长情景模型,模拟预测了中国2000年~2050年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各种情景,结论是:
详见程超泽:《21世纪中国经济猜想》,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1.“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以及2010年~2020年经济快速增长最主要的动力仍然是资本的快速积累,其贡献率分别达到了63.5%(协调发展情景)、67.4%(基准情景)和72.1%(风险情景)。同时,模型模拟的结果也说明,由于城市化加快、人力资本投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到2015年~2020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将比“十五”期间提高10到15个百分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实现未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关键。
2.“十一五”期间和2010年~2020年间,产业结构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化继续调整并趋于优化。“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十一五”期末,三次产业的比重可能为10.8∶54.2∶35.1。2010年~2020年,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是服务业所占比重增加,效率提高,到2020年三次产业的比重将为7.3∶52.5∶40.2。
3.模拟结果显示,如果能够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要小得多。以2020年为例,协调发展情景下的四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比基准情形要低7%~13%。
4.中国在未来的10~15年间仍然存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可能性。例如,贸易摩擦对进出口的负面作用、储蓄率的下降和资本积累速度的放慢、体制矛盾造成的制度成本上升等,有可能使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下降到6%左右。
5.高经济增长情景突出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假定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增长3%左右,利用经济发展预测模型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8.5%左右,“十二五”期间为7.9%左右,“十三五”期间为7.2%左右。总体的增速比基准方案高0.5个百分点,到201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提前三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0.6%,2020年达到64.8%。
6.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按每五年5%速率计算,2010年GDP总量将超过26万亿元人民币(折合成3.17万亿美元)。“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左右,到“十二五”期末,GDP总量将超过4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成5.19万亿美元)。中国将由下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进入上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十三五”(2016年~2020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左右,到”十三五”期末,总量将达到76万亿元人民币(折合成11.69万亿美元)。
7.加上人口自然增长水平这一因素,2010年中国人均GDP水平将比2000年增长一倍(折算美元将超过1 700美元),超过当下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收入水平;到2020年,人均GDP将比2000年增长4倍(超过3 000美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大体达到当下世界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到2030年,将比2000年人均GDP增加10倍(超过8 000美元),相当于当下世界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即成为当代新兴工业化国家,完成以工业化为基本内容的现代化。再持续发展下去,中国将作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大国,到20世纪中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
8.按照情景设定的增长目标,“十一五”末期(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很有可能赶上德国,在2015年超过日本,在2039年超过美国。从理论上说,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走势的坚挺将支持中国股市步入牛市。
中国:处在金融大爆炸的漩涡中心
中国这轮超级长牛市显然和国内外资产流动性过剩有关。近些年来,过剩的货币就像地下汩汩涌出的泉水一样,扣除每年因经济增长所需的约4 000亿元左右的人民币增加量之外,专家估计,2006年一年新增大约6 000亿元左右的过剩资金。仅2007年头三个月,中国央行前已经两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且每个月以高利率定向发行票据,以收紧市场上过剩的货币流动。2月27日,上海金融工作会议也明确,将进一步加大对流动性的管理,从商业银行层面收紧贷款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