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市里投资基金老总们“不卖”暗藏着什么玄关
上证指数3 000点关前连连受阻。然而,对那些投资手持千亿元的投资基金来说,2007年1月下旬开始的连续大幅调整,终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下跌虽然痛苦,但和失去理性的狂涨相比,调整还是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过快上涨给市场带来的金融泡沫的危险性,以及操作上的无所适从。
一位在调整市道里基金净值损失较大的基金经理说话时声音却十分轻松,“前面涨得确实太快,把净值中的泡沫调下来是好事啊”。
就在大势下调前,多数境内外投资基金经理的心态还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市场普涨把股市推向狂躁,作为经受过市场洗礼的投资基金经理普遍认同当前的股市已经出现了局部过热,但对后市长期增长的坚定信心又使大家不愿意、也不敢轻易减低仓位。因为在中国,投资渠道不多,证券市场的蓝筹股供给又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基金重仓的个股目前仍是市场相对稀缺的品种。基金经理们担心一旦在调整市道里减持筹码后,很快就需要以更高的代价买回来,或者从此就根本买不回来。
“调整是好事,是对不理性因素的消化”,中邮基金副总经理王文博给一位担心净值损失的朋友解释。王文博认为,调整不会对市场的整体向上走势构成任何改变,只会使市场更加稳健。他认为,绝大多数基金经理都会继续采取“买入持有”策略,因为在板块轮动加快的情况下,基金一般不会跟随市场节奏频繁调仓,但为了应对未来市场更大的波动,应该适当增加一部分防御性品种。
新世纪基金投资总监向朝勇在调整时心态很好,大有“另一只靴子落地”后的感觉。他认为,调整不会影响基金经理的操作思路和仓位配置,有些市场一致看好的个股的调整可能创造买入的时机。“我们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投资最好的上市公司,克服恐高心理,充分分享这种增长”。
其实2007年1、2月间的调整是在基金经理们的预期中到来的,在受访的基金经理中几乎没有人因此而调低对后市的乐观看法。
——基金鸿阳:此轮A股市场牛市的起因和维持都取决于股改和汇改,只要这两个根本性的制度变迁因素没有消失,此轮牛市就不会结束。
——基金同益:经历了大幅上涨之后,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和国际市场接轨,多数公司处于估值合理的区间,市场短期的风险较前期有所增大。但基于对市场中长期的乐观看法,我们认为市场的风险将更多体现在行业和个股的分化走势上,而非指数的大幅下跌。
——光大证券:中国曾经正处在资产重估大潮的起点上,尽管现在已经不在起点上了,但是我们相信这个资产重估浪潮并没有结束,并且远没有结束。这种重估表现为各种资产价格的重估,而不仅仅是股票价格的上升。
——东方证券:如果考虑到A股高达20%以上的盈利增长、税制改革、人民币升值等因素,股市财富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国泰君安:大盘短期内存在着调整压力,但如果说大盘现在就要泡沫破裂,那还为时尚早。
——银河证券:大级别调整条件并不成熟。2006年12月以来,由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超级大盘股大幅上涨,加上今年元旦以来个股的全面、快速补涨,整个市场的静态市盈率已经达到33倍,2007年预测市盈率为26倍,由此显示出市场估值水平已经偏高,推动大盘上涨的动力减弱,局部蓝筹泡沫和结构性成长透支十分明显。如果今后上市公司的业绩不能同步大幅提升,那么这种估值水平是很难长期维系的,要知道再优秀的企业也需要实质的业绩以及年底向股东送出实实在在的高额回报作为支撑。
——融通动力先锋基金:中国股市不可能再次经历一次像2001年那样的痛苦调整。如果说2001年之前的那波牛市缺乏基本面支持,那么,2005年以来中国迎来的这波牛市行情,则是由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和成长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的,这使得2005年以来的行情与2001年之前的牛市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如果说市场存在获利回吐压力,但要出现类似2001年后的大调整情况,其概率几乎是零。